

《中华工商时报》刊发:临沂市双轮驱动打造“光彩沂蒙”品牌
编者按:
近日,《中华工商时报》刊发文章《临沂市双轮驱动打造“光彩沂蒙”品牌》,报道了临沂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自成立以来,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,围绕市委、市政府中心工作,带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聚焦打造“光彩沂蒙”工作品牌,着力推动光彩事业与沂蒙精神深度融合的经验做法。现予以转发,以飨读者。
近年来,山东省临沂市以光彩会为依托,推动光彩事业与沂蒙精神深度融合,通过双轮驱动打造“光彩沂蒙”系列品牌。
随着2023年12月14日,费县光彩事业促进会成立,临沂市12个县区光彩会全部组建完成,市、县两级光彩组织实现全覆盖,临沂市光彩会更是作为2022年度“光彩之星”先进集体,受到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集中推介,成为全国10个先进集体中唯一的市级组织。
凝聚力量强化思想引领
临沂市通过多种方式凝聚会员共识,坚定发展信心。通过邀请“时代楷模”王传喜及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企业家素养提升、光彩事业与公益创新等主题举办8次专题报告,有效提升会员的理论水平。
同时,开展“学典型、做典型”系列宣传活动,报道33名会员企业家,并利用“一刊、两网、三号”及《会长面对面》栏目广泛宣传,其中4位理事荣获“山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”称号,并积极开展互访互学互鉴活动,以榜样力量带动会员积极参与光彩事业。
此外,临沂市还通过开展6期青年企业家沙龙、开设“青年企业家”专栏、举办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会及创新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等活动,培训青年企业家200余人次,为光彩事业注入新鲜血液,实施青蓝接力,推动事业可持续发展。
打造系列公益品牌
自2004年12月成立以来,临沂市光彩会已发展成为具有“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”资格的4A级社会组织。在制度建设方面,建立健全财务管理、捐助使用、追踪反馈及公示等制度,严格落实会长办公、轮值、建言献策等制度,确保组织规范运行。组织建设上,积极指导县级光彩会成立,使全市12个县区全部拥有光彩会组织,机构数量在全省居前列。
临沂市还注重教育基地建设,发挥省级、市级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作用,开展10余次“同心建功新时代”教育培训,培训学员500余人,构建起具有临沂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集群与课程体系,为光彩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与组织保障。
与此同时,临沂市将沂蒙精神与光彩精神深度融合,塑造出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。
全国劳动模范、临沂市光彩会副会长徐军发起的“光彩沂蒙·孤困救助”行动,组建志愿服务团构建起市、县、乡三级志愿服务网络,8564名志愿者为5317名孤困儿童送去温暖;“光彩沂蒙·金秋助学”在3年间吸引150余家企业与商(协)会参与,捐款超600万元,助力1800余名学子圆大学梦,副会长陈伟强投资260余万元捐建学校与教育基金;“光彩沂蒙·扶贫复明”项目依托鲁南眼科医院,义诊眼病患者90万人次,为6.8万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;“光彩沂蒙·拥军红嫂”在副会长朱呈镕带领下,慰问团行程36万公里,走访部队580余次,捐款捐物1800余万元,以实际行动彰显沂蒙精神与光彩事业的融合力量。
建立村企共赢长效机制
临沂市通过产业项目与光彩工程双轮驱动,促进民营企业与服务对象共同发展。在村企结对共建方面,开展“共富车间”“居家就业”“公益岗位”试点,推动3060家民营企业参与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帮扶2386个村庄实施4200个项目,并成功举办全国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东部片区座谈会。
深挖资源优势助力产业振兴,临沂市借助“万企兴万村”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“富联网”等平台实施300多个产业帮扶项目,吸引500多人参与投资,到位资金超10亿元。
此外,临沂市还搭建合作交流平台,举办会员企业交易展览会,30余家企业参展并达成16个意向项目,依托盛阳集团建设会员企业展厅,为企业提供展示交流平台,推动光彩事业全方位发展。
“临沂市将深入推进‘万企兴万村’行动,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农业产业链、园区及村居建设,支持产业项目持续发展,结合实际探索并实施优质产业项目,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,创新打造特色品牌,结合本地优势打造沂蒙山特色农产品品牌,建立村企共赢长效机制,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持久动力。”临沂市光彩会相关负责人表示。